本文共 1036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。
现在我们每天使用WIFI的次数,应该是多到自己都记不住了吧。身处当下这个无线网络高度普及的年代,无论何时何地在我们身边都充斥着各种无线信号,今天咱们就说说这些无线信号中的一种:Wi-Fi。
Wi-Fi的中文名是「无线保真度」,是Wi-Fi联盟持有的一个品牌,这个联盟没别的事儿,整天瞎忙活就是为了解决各个符合IEEE 802.11标准产品间的联通性问题。所以,Wi-Fi对应的技术,就是IEEE 802.11标准。关于IEEE 802.11标准的演进历程,可以看下图:
上图中802.11ac标准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5G网络,它的理论传输速度可以达到6.93 Gbps,目前市面上的5G路由器标称的传输速度也在1Gbps左右。不过由于5G网络的频带较高,所以它的「穿墙」能力略差。
一个无线网卡,和一个无线网络接入点(Wireless Access Point)就可以组成一个Wi-Fi系统。我们家中使用的无线路由器,就是有无线AP功能的路由器。在Wi-Fi网络中,无线网卡与无线网络接入点建立数据连接之前,要经历两步:SCAN(扫描)、Authentication(认证)。
拿我们的家用路由器举例,当我们在路由器的设置界面配置了「启用SSID广播」后,需要接入Wi-Fi网络的设备(例如手机等)就能识别到路由器创建的无线网络。识别的手段有两种:主动扫描与被动扫描。
主动扫描:接入设备向自己支持的所有Wi-Fi信道上发送广播,询问对应的信道上是否有无线接入点。当无线路由器接收到接入设备的广播后,就会对接入设备做出回应,并告知对方自己的SSID、支持的认证方式、加密算法等基本信息。
被动扫描:无线路由器定期的向自己所在的信道上发送广播,广播的内容与主动扫描中的响应大致相同,当接入设备收到广播后,便「发现」了无线路由器建立的Wi-Fi网络。
当接入设备确定要接入路由器的Wi-Fi网络时,就进入了802.11标准的认证流程。
即便Wi-Fi网络没有设置密码,也会执行认证流程,叫做「开放系统认证」。整个认证过程大概是这样:接入设备说「你好!」,无线路由器说「请进!」。(什么人你都往家里领啊?)
设置了密码的Wi-Fi网路,认证流程会稍微繁琐,如下图:
细心的老朋友可能会感觉整个过程似曾相识,没错,整个过程类似于HTTPS连接过程中对称密钥传输流程的简化版,在这里就不多冗述了。
成功认证后,接入设备就可以在Wi-Fi的海洋里无限畅游了。
本文转自d1net(转载)